患者出虛汗可能是由氣虛、陰虛、陽氣不足等引起的。
1、氣虛:主要是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調養不足,常有出虛汗癥狀,汗液可能會隨活動加重。常見于久病、勞累、營養不良等身體虛弱人群,多數伴有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頭暈目眩等癥狀。
2、陰虛:是由熱病傷津、久病耗傷陰液,以及房事不節、過服溫燥之品等導致,機體陰液虧少導致虛熱內生,迫津外泄,也可能會伴有出虛汗的現象。多為潮熱盜汗,即夜間睡覺時出汗,醒則汗止,常伴隨形體消瘦、兩頰潮紅、口燥咽干、手腳心發熱、小便短黃、大便干結等癥狀。
3、陽氣不足:主要是由于久病體質虛弱,耗傷人體的陽氣,導致陽氣不足,可能導致無法固藏汗液,會引起出虛汗的現象,多伴隨有面色晄白、疲乏無力、氣短懶言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