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血癥通常會導致心內膜炎,因為病原體會侵入血液,并侵襲心內膜,導致心內膜炎。
菌血癥是一種比較嚴重的血液傳播疾病,主要是外界的細菌經體表傷口進入患者全身血液系統,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并且隨著血液循環進行播散,患者在感染之后體溫會迅速升高,并且還會伴有頭暈、頭痛、惡心、心率增快、肝脾腫大、呼吸急促等癥狀,當患者皮膚粘膜損傷后受損部位出現病原菌侵入血液循環,會造成暫時性菌血病,當循環中的細菌居于無菌性贅生物上可導致心內膜炎。
心內膜炎一般無特異性癥狀,若出現無規律的發熱、并伴有寒戰和關節疼痛等,建議盡快前往醫院就醫,查明原因,防止病情發展嚴重,如果確診了心內膜炎一般以緩解癥狀原則為主,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鈉、注射用鹽酸萬古霉素等藥物緩解癥狀,對于病情較嚴重的患者還可采用心臟瓣膜修復術治療。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適度運動,合理休息,遠離可誘發感染的環境,注意保暖,預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