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心臟疾病都可能因循環障礙而造成腦部缺血、缺氧及水腫等病理改變,由此引起心源性腦病并非罕見,臨床上可見
(1)神經癥綜合征:可表現為倦怠、煩躁,失眠、氣短、心悸等神經衰弱綜合征,或意癥樣抽搐情感不穩等癥樣癥狀;以上癥狀多見于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或心肌梗塞恢復期。
(2)意識障礙:可表現為短暫意識喪失、腦缺血發作或昏厥、嗜睡、譫妄狀態,見于冠心病合并心衰時的部分病人,當在先天性心臟病病情急臻及細菌性心內膜炎等情況時也可出現(3)幻覺妄想狀態:偶可為幻聽,常為議論性和命令性,安想多為被害妄想,可見于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及細菌性心內膜炎。
(4)躁狂抑郁狀態,可見于風濕性心臟病及心律失常。冠狀動脈硬化合并心肌梗塞時,出現明顯的死亡恐怖感,并伴有焦慮、抑郁、易激惹。
治療原則是:以治療原發病為主,防止心力衰竭發生。當提示有腦血循環障礙,短暫性供血不足或腦梗塞時,用改善腦血循環和血流量的藥物,血管擴張劑硝普鈉。如出現明顯精神癥狀,可給小劑量氟哌啶醇每日4~8毫克,不宜用分噻嗪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