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識障礙有以下四種:
(1)人格解體:一般說來人格解體是指對自我和周圍現實的一種不真實的感覺而言。對自我的不真實感覺即指狹義的人格解體,可單獨產生;而對周圍現實的這種感覺則又稱非真實感,這是對自己各種體驗缺乏主觀感覺。有些人格解體常是,突然產生并帶有昏厥感和面臨災難的惶恐緊張感,有些病人感到自己軀體和周圍環境以及他本人產生一種似乎是不真實、疏遠的感覺。有的病人描述說,本人與周圍世界之間似乎存在著某種空隙,其中間好似放置了一個玻璃屏幕。通過它去看世界感到周圍的事物似乎是虛無飄渺。人格解體多偶爾出現,持續數分鐘或數小時,有的可持續時間較長,甚至達數月或數年,一般多見于婦女。有學者認為人格解體是喪失存在意識的一種臨床表現。病人覺察不到自己的精神活動或軀體的存在,喪失一種“自我”的感覺,如一位病人聲稱:
“我的腦子變得不是自己的”,“我的精神和靈魂都已不存在,于世界上。”
(2)交替人格:同一病人在不同時間內可以表現為兩種完全不同的個性特征和內心體驗,即兩種不同人格,在不同的時間內可交替出現,多見于癔病。
(3)雙重人格和多重人格:是統一性意識障礙的一種表現。病人在同一時間內表現為完全不同的兩種人格,稱為雙重人格。例如,一方面以甲的,而另一方面又以乙的身份、言語、思想、行為出現。有的同一病人出現兩種以上的人格,稱為多重人格。多見于精神分裂癥、癔病。
(4)人格轉換:病人否認原來的自身,而自稱是另外一個人或者是某種動物,但未有相應的行為和言語的轉變。如稱自己是父親,或變為熊貓,變成狐貍。特別是附體妄想者,也屬于統一性意識障礙,常見于癔癥、精神分裂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