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時全身鈉水潴留的基本機制是體內外液體交換平衡失調,也就是球-管失平衡。球-管失平衡常見于以下幾種情況: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近曲小管重吸收鈉水增多、遠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鈉水增加等。
1、腎小球濾過率下降:當腎小球濾過鈉水減少,在不伴有腎小管重吸收相應減少時,就會導致鈉、水的潴留。引起腎小球濾過率下降的常見原因有:廣泛的腎小球病變和有效循環血量明顯減少等。
2、近曲小管重吸收鈉水增多:當有效循環血量減少時,近曲小管對鈉水的重吸收增加使腎排水減少,是某些鈉水潴留的常見原因。
3、遠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鈉水增加: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鈉、水的重吸收是受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等激素調節的。當各種原因導致醛固酮或抗利尿激素增加時,就會導致遠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鈉水增加,從而導致全身鈉水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