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腸切除可能導致的后遺癥有腸瘺、腹膜炎、腹腔出血、腸粘連等。
盲腸是大腸的起始部,下端為膨大的盲端,左側與回腸末端相連,上續升結腸,以回盲瓣與升結腸及回腸為界。當盲腸炎或闌尾炎反復發作導致盲腸炎癥壞死的時候,通常采取盲腸切除術以防止病情進一步擴散。
盲腸切除術后可能會導致一系列的后遺癥,例如腸瘺、腹膜炎、腹腔出血、腸粘連等。術后闌尾殘端由于充血、水腫、結扎處線結脫落,可形成腸瘺。若腸內容物進入腹腔,進而可產生疼痛、發熱、壓痛、反跳痛等腹膜炎的癥狀。若是結扎處結扎不牢靠或者闌尾系膜水腫,導致結扎的線結脫落,還可引起結扎處血管的出血。手術對胃腸道形成刺激后,組織自我修復的過程中可能造成腸道之間粘連,即腸粘連。腸粘連的癥狀若久不改善,還可能繼發腸管狹窄、腸梗阻等。
若盲腸切除后出現腹部不適的癥狀,建議及時到醫院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