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灸一般指的是伏灸,伏灸一般灸神闕穴、關元穴、足三里穴、大椎穴、肺俞穴等,如果出現了不適癥狀,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1、神闕穴:
艾灸此穴位可以起到溫中散寒、健脾止瀉的作用,同時還可以調節胃腸功能,緩解腹痛、腹脹、腹瀉等問題,對生殖系統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2、關元穴:
關元穴具有培補元氣、通利小便的功效,伏灸該穴位可以溫補腎陽、增強自身體質,對于男性來說可以改善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泄等癥狀,對于女性,能緩解宮寒、痛經等癥狀。
3、足三里穴:
伏灸足三里穴可以健脾和胃,扶正培元,促進消化吸收,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4、大椎穴:
伏灸大椎穴可以起到振奮人體陽氣的作用,能改善畏寒怕冷、容易感冒的情況,同時對肩頸疼痛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5、肺俞穴:
肺俞穴有調補肺氣、補虛清熱的作用,伏灸肺俞穴可以增強肺功能,緩解咳嗽、氣喘等癥狀,提高呼吸道的抵抗力。
伏灸通常屬于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進行伏灸時,要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由專業醫生進行操作,避免因為操作不當造成燙傷等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