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實踐中,了解和掌握這一特點對診斷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以及判斷其預后都是極為重要的。但這里又應特別指出,這種“平行”關系只是一種近似的關系,切忌片面或機械的理解這一特點。當我們對每一個具體病人時,應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所患病種、發病年齡、是否伴有社會心理刺激、個性特點、既往健康狀況等因素綜合分析病人軀體疾病和精神癥狀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這種“平行”關系,才能對病人作出及時準確的診斷。
經驗認為,某些老年軀體疾病病人可能會對某些軀體癥狀反應遲鈍或反應過分強烈,如某些老年人在患有嚴重軀體感染時,軀體體征可能并不十分明顯,但卻會出現意識障礙;同時,一些老年病人有可能在軀體疾病已明顯好轉后,其精神癥狀卻要持續更長的時間,甚至有人會表現出慢性腦病綜合征的某些特點,這些“不平行”關系可能與老年人腦細胞衰老,對缺血缺氧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中樞神經系統較軀體其他系統影響更重,恢復更慢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