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出水可能是組織液滲出、護理不當、細菌感染、脂肪液化、病毒感染等原因導致。
1、組織液滲出:
皮膚受損后會引起局部軟組織損傷,使組織滲出液無法被人體吸收而出現滲出現象,屬于一種正常的情況。需要使用碘伏對局部擦拭,能夠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幫助傷口恢復。
2、護理不當:
如果皮膚在出現傷口后沒有做好護理,在洗澡時會使水滲入傷口內,用手擠壓時也會引起出水。需要保持局部清潔干凈,短時間內不可以接觸水。
3、細菌感染:
如果細菌在傷口部位大量繁殖,會對局部造成刺激,還會形成膿性滲出物,并伴有疼痛、腫脹等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紅霉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藥物治療。
4、脂肪液化:
若傷口較嚴重,皮下的脂肪組織可能會發生無菌性壞死,液化的脂肪還會從傷口流出。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切開引流術治療。
5、病毒感染:
若傷口周圍發生了病毒感染,會使局部形成皰疹,皰疹在破潰后也會出現滲出液,使患者感覺傷口出水,還可能會引發局部瘙癢。可以遵從醫囑選擇阿昔洛韋膠囊、鹽酸伐昔洛韋片、泛昔洛韋片等藥物治療。
平時要做好局部護理,減少對傷口部位的刺激,飲食上也不可以吃辣椒、大蒜、咖喱等刺激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