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裝支架,即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大手術”。它是一種微創介入手術,對于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我們將從幾個方面來詳細解釋這一手術。
首先,從手術過程來看,心臟支架手術是通過穿刺外周血管,在血管中前行到達冠狀動脈開口處,進行造影,發現狹窄部位后,用特殊傳送系統將預裝了冠狀動脈支架的球囊輸送到病變處,然后進行定位、加壓擴張球囊,使支架緊貼血管壁,最后撤出球囊,支架釋放支撐在病變部位,完成植入。整個過程相對微創,恢復較快。
其次,在風險方面,雖然任何手術都存在一定的風險,但心臟支架手術已經是一項非常成熟且安全性高的技術。可能出現的風險包括麻醉意外、出血、心律失常等,但這些風險在嚴格的操作規范和醫生的專業技能下可以被有效降低。
在術后恢復上,患者通常需要大約三個月的時間來逐漸恢復到手術前的健康水平。期間需要使用藥物來防止血栓形成,并可能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康復治療,包括改變生活方式和康復訓練。
總的來說,心臟裝支架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手術,但它在冠心病治療中起著關鍵作用。患者在術后應遵醫囑,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復查,以確保手術效果和自身健康。如有任何不適,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