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一種慢性進行性肝病,其確診并非依靠單一檢查,而是需要綜合多種檢測結果。一般來說,以下檢查在肝硬化的診斷中起著關鍵作用。
肝功能檢查,通過化驗血清中的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總膽紅素等指標,可以初步評估肝臟的功能狀態,異常結果可能提示肝臟受損。
影像學檢查,特別是超聲檢查,因其操作簡便、無創且價格低廉而被廣泛應用。肝硬化時,超聲可顯示肝臟形態異常、體積縮小等特征性改變。此外,腹部CT和MRI能提供更詳細的肝臟結構信息,有助于評估肝硬化的程度和范圍。
肝活檢是確診肝硬化的金標準。通過直接觀察肝臟組織的微觀結構,可以明確肝纖維化的程度和分布,從而準確診斷肝硬化。但需注意,肝活檢具有一定風險,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
在治療方面,針對肝硬化的藥物多種多樣,如抗病毒藥、保肝藥等,具體藥物需根據患者病情和醫生建議選擇。例如,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常用于乙肝抗病毒治療,而水飛薊制劑、甘草制劑則具有保肝抗炎作用。
總之,肝硬化的確診需要綜合肝功能檢查、影像學檢查和肝活檢等多項結果。患者在檢查和治療過程中應嚴格遵醫囑,積極配合,以期早日康復。如有任何疑慮或不適,應及時就醫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