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竇慢性中度淺表性胃炎(活動性),說明胃竇慢性中度淺表性胃炎還會進一步發展,可能是飲食不當、精神壓力過大、用藥不當、幽門螺桿菌感染、膽囊炎等原因引起,可以通過調整飲食、調節情緒、服用藥物等方法進行改善。
1、飲食不當:
如果患者不規律進餐,經常暴飲暴食,或者經常進食過燙,不易消化的食物,會對胃部黏膜造成刺激,容易誘發胃竇慢性中度淺表性胃炎。在此期間應注意規律進餐,可以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雞蛋羹等。
2、精神壓力過大:
如果患者的精神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狀態,會導致植物神經紊亂,容易影響到胃液的正常分泌,還會損傷胃黏膜引起胃病。在此期間應放寬心態,保持心情樂觀開朗,有利于病情恢復。
3、用藥不當:
如果患者長期大量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比如布洛芬膠囊、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對乙酰氨基酚片等,服用此藥物之后會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對胃黏膜屏障進行破壞,從而誘發反酸、噯氣等癥狀?;颊咴诜么怂幬飼r,應遵醫囑按照合適的劑量規范用藥。
4、幽門螺桿菌感染:
這種病菌是誘發胃竇慢性中度淺表性胃炎的主要原因,幽門螺桿菌會對胃部黏膜造成損傷,容易引起胃酸分泌過多,出現胃痛、惡心、腹部飽脹感等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四聯藥物治療,比如阿莫西林膠囊、甲硝唑片、奧美拉唑腸溶膠囊、膠體果膠鉍膠囊等。
5、膽囊炎:
與細菌入侵以及膽囊管梗阻有一定的關系,患有此疾病后會誘發膽汁反流,也會對胃部黏膜造成侵襲,從而引起胃黏膜受損,出現胃部不適。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膽寧片、消炎利膽片、熊去氧膽酸片等藥物治療。
患者在治療期間應做到三餐定時定量,禁止吃油條、肥肉、辣椒等食物,如果在治療一段時間后病情沒有得到改善,還應及時就醫更改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