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瘡有空洞可以通過定期翻身、外用敷料、使用藥物、清洗空洞內滲出物、外科擴創方法等方法治療。如果治療期間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診斷治療。
1、定期翻身:
每2-3小時為患者翻一次身,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可以使用翻身墊等工具來減輕對皮膚的壓迫。
2、外用敷料:
通常可以根據褥瘡空洞的大小和深度,選擇適當的敷料,如薄膜敷料、硅膠敷料、紗布敷料等,來保護傷口,吸出滲出液,避免感染。
3、使用藥物:
局部使用抗菌藥物,如聚維酮碘溶液、鹽酸洛美沙星乳膏、氧氟沙星乳膏等,可預防和控制感染。如有需要,也可口服止痛藥,如布洛芬緩釋膠囊、萘普生膠囊、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等緩解疼痛。
4、清洗空洞內滲出物:
每次護理前,可用生理鹽水清洗空洞內部,并輕輕擠壓創面四周,使滲出物排出。也可用注射器抽取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從而幫助減輕感染的情況。
5、外科擴創方法:
對于長期不愈合的深度腔隙或腔道,應考慮通過外科擴創方法進行處理,可將半封閉的創口轉變為完全開放的創口,消除陳舊病灶,轉為新鮮創口,此時相對會更容易恢復。
在日常生活中褥瘡患者需要保持營養均衡,多食用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如魚肉、雞肉、蛋類、豆類等。同時,多喝水,保持大便通暢。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是預防褥瘡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