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在臨床上一般指發熱,37.4℃一般算發熱,可以根據發病原因在醫生指導下應用藥物治療。
一般認為體溫的正常值在36℃~37℃,而如果體溫值超過37.3℃,就屬于輕度發熱,所以37.4℃通常表示正處于輕度發熱期間,此時需要及時明確發熱的病因,然后在醫生指導下應用藥物對因治療。
引起輕度發熱的原因比較多,可能與細菌感染有關,也有可能是病毒感染導致,如果是細菌感染引起,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應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頭孢克肟分散片、頭孢呋辛酯片等藥物治療。如果是病毒感染導致,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磷酸奧司他韋膠囊、利巴韋林片、抗病毒口服液等藥物治療。
如果應用以上藥物之后,無法達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體溫超過了38.5℃,并且出現了渾身乏力、肢體酸痛等伴隨癥狀,則需要遵醫囑應用退熱藥物治療,比較常見的藥物一般有布洛芬緩釋膠囊、對乙酰氨基酚片、尼美舒利顆粒等。同時也可以通過使用退熱貼,達到物理退熱的目的,以免發生高熱驚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