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后跟腫脹疼考慮是外傷、足底筋膜炎、骨刺等引起的,應根據具體的原因,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改善和治療。
1、外傷:
如果腳后跟部位受到外傷后,會使局部的軟組織出現損傷,也可刺激局部的痛覺神經,所以會有明顯的腫脹和疼痛感。出現外傷后可以立即進行冷敷,有助于局部毛細血管收縮,改善不適癥狀。也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三七片、舒筋活血片、跌打丸等活血化瘀的藥物治療。
2、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主要是因長時間的運動,使足底筋膜或周圍組織長期處于高負荷工作狀態下而引起的。患病后足底筋膜部位長期受到炎癥刺激,可出現足跟或足底靠近足跟處疼痛,也會伴有輕微腫脹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通過紅外線照射的物理方法進行改善。
3、骨刺:
骨刺一般可沿骨骼邊緣生長,由于骨刺比較尖銳,會對周圍軟組織造成刺激和損傷,會出現局部包塊、脹痛、活動受限等癥狀。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通過超短波電療的物理方法改善,也可通過骨刺去除術進行治療。
除了以上常見原因外,也包括痛風石等,無論哪種因素引起的進行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