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是生長在肛門外部的痔瘡,位于肛管齒線以下,由痔外靜脈叢曲張或肛緣皺襞皮膚發炎、肥大、結締組織增生或血栓瘀滯形成腫塊,肉眼可見。其形成與長期久坐、不良排便習慣、飲食辛辣刺激等因素有關,這些因素會使肛門部位靜脈回流受阻、血液淤積。外痔的臨床表現多樣,以下是常見的幾種情況:
1、血栓性外痔:肛周暗紫色卵圓形腫物,表面皮膚水腫、質硬,急性期觸痛、壓痛明顯。
2、靜脈曲張性外痔:平時不明顯,排便或下蹲增加腹壓時,肛門緣可見暗紫色或青紫色腫塊,排便或休息后體積可縮小。
3、結締組織性外痔:肛緣皮膚皺襞因結締組織增生、肥大形成的皮贅,多見于炎性外痔后或因肛門損傷等情況導致皺襞不能復原。
4、炎性外痔:常由肛緣皮膚損傷和感染引起,多有肛門疼痛,排便時加重,伴便血,肛門部有少量分泌物。
在治療外痔時,常用馬應龍麝香痔瘡膏、肛泰軟膏和復方角菜酸酯乳膏等藥物,能緩解疼痛、瘙癢等癥狀,促進炎癥消退。而對于癥狀嚴重或藥物治療無效的外痔,可能需手術治療。總之,了解外痔的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對預防和及時治療這一常見肛腸疾病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