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通常是一種通過導管技術在冠狀動脈內進行的醫療手術,主要用于治療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PCI手術的基本原理是通過導管將血管內的狹窄或閉塞部位進行擴張,恢復血管的通暢性,以改善心肌的血液供應。這種手術屬于微創手術,通常選取股動脈或橈動脈作為入路,通過穿刺將特制的導管送達冠狀動脈的狹窄或閉塞部位。手術過程中,醫生會使用造影劑來確定病變位置,隨后利用球囊進行擴張,并在此基礎上植入支架,以撐開并固定狹窄部位,恢復冠脈的正常直徑,從而確保心肌得到充足的血液供應。
PCI手術中常用的藥物包括抗血小板藥物,用于預防血栓形成;抗凝藥物,以防止血液過度凝固;抗心絞痛藥物,用以緩解心肌缺血引起的癥狀。PCI手術適用于多種情況,包括但不限于急性心肌梗死發作12小時內,且有持續新發的ST段抬高或新發的左束支傳導阻滯;穩定性或不穩定性心絞痛的治療;雖超過12小時,但仍有進行性缺血證據的情況。
但是任何醫療手段都需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患者如有不適,應及時就醫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