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小球腎炎,簡稱慢性腎炎,是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壓、水腫為基本臨床表現的一種腎小球疾病。其最具特征性的尿異常主要是蛋白尿、血尿以及管型尿。
1、蛋白尿:
由于腎小球濾過膜的損傷,蛋白質從血液中滲出進入尿液,形成蛋白尿。這是慢性腎炎最常見的尿異常表現。
2、血尿:
腎小球受損時,紅細胞可能通過濾過膜進入尿液,導致血尿。血尿的嚴重程度可以反映腎小球損傷的程度。
3、管型尿:
管型尿是指尿中出現由蛋白質、紅細胞或白細胞等有形物質在腎小管內凝固而形成的圓柱形蛋白聚體。在慢性腎炎中,由于腎小球的損害,腎小管內的這些有形物質增多,易形成管型尿。
在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時,常用的藥物包括:
1、降壓藥:
如ACE抑制劑(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和ARBs(如氯沙坦、纈沙坦),用于控制高血壓,減輕腎臟負擔。
2、免疫抑制劑:
如環磷酰胺、硫唑嘌呤等,用于抑制免疫反應,減少腎臟炎癥。
3、利尿劑:
如呋塞米、氫氯噻嗪,幫助排出體內多余的水分和鹽分,緩解水腫。
4、糖皮質激素:
如潑尼松、地塞米松,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5、細胞毒性藥物:
如環孢素,用于嚴重病例,可強烈抑制免疫反應。
綜上所述,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是慢性腎小球腎炎最具特征性的尿異常。針對這一病癥,多種藥物可聯合應用以改善患者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