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主要的病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心肌供血不足。冠狀動脈是環繞心臟表面的血管網絡,負責向心肌提供富含氧氣的血液。心絞痛的發生,通常是由于冠狀動脈的一部分因為動脈粥樣硬化而變窄或完全阻塞,使得心臟肌肉無法得到足夠的血液供應。
心絞痛的發生機制復雜,但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1、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這是心絞痛最常見的病因。隨著膽固醇、脂肪、鈣質等物質在冠狀動脈壁上積累形成斑塊,即動脈斑塊,血管內徑逐漸變窄,血流量減少,導致心肌供血不足。
2、血管痙攣
某些情況下,冠狀動脈可能發生痙攣,進一步減少血液流通,引發心絞痛。
3、微血管功能障礙
即使冠狀動脈主支沒有明顯阻塞,其微小血管的功能障礙也可能導致心肌灌注不足。
4、內皮功能失調
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異常也會影響血管的舒張和收縮,進而影響心肌的供血情況。
5、心臟負荷增加
在劇烈運動或情緒激動時,心臟負荷加重,如果冠狀動脈存在狹窄,就更容易引發心絞痛。
治療心絞痛的藥物多樣,其中包括硝酸甘油,可用于緊急緩解心絞痛;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阿替洛爾,能夠減慢心率、降低血壓,減少心臟負荷;還有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旨在降低血脂、穩定或逆轉動脈斑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