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夏天艾灸足三里穴、三陰交穴、神闕穴、上曲池穴、合谷穴等部位好。
1、足三里穴:
艾灸是中醫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治療方法,通過點燃艾條或者艾柱使其產生熱量,然后刺激特定部位,達到調理身體的作用,夏天可以艾灸足三里穴,此穴位位于小腿外側,如果夏天吃了過多的冰鎮西瓜、冰淇淋等食物,艾灸此部位可以緩解腹脹、腹瀉等。
2、三陰交穴:
位于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際,艾灸此部位可以起到活血調經的作用,對于緩解月經不調、帶下、陽痿、遺精等有比較好的作用。
3、神闕穴:
位于臍中央,針灸此部位可以起到回陽固脫、補益下元的功效,有利于緩解虛脫、水腫等。
4、上曲池穴:
位于上臂伸側橈側線,夏季容易出現皮膚疾病,比如蕁麻疹、皮膚瘙癢癥等,通過艾灸的方式刺激此穴位,對于改善以上疾病有一定的幫助。
5、合谷穴:
位于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刺激此穴位,能夠起到清熱解表的功效,若夏天出現風熱感冒,艾灸此穴位可以緩解身熱、頭痛、咳嗽等癥狀。
艾灸時應注意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避免因為操作不當,對身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