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抑郁癥也可以被稱為躁郁癥。病情主要表現是患者的情感的表現與普通人不同,患者常常會有一些行為舉止和思維上的障礙。患者情感的特點為過于情感高漲或者是情緒過分的低落,該病發病的主要表現為情緒升高時稱為躁狂,發病主要表現為情緒降低時稱為抑郁。這類患者在一生中可能會有反復多次的發病,兩次發作之間叫做間歇期。這個時候患者的精神狀態和常人沒有區別。
怎么消除躁狂癥
概述
治療原則與用藥
患有躁狂癥的患者應該住院治療觀察,患病比較嚴重的甚至應該強制進行住院治療。使用抗精神病藥氯丙嗪等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興奮。或是卡馬西平鋰劑治療。當鋰鹽、卡馬西平無效時應該使用丙戊酸鈉。對于一些嚴重興奮躁動的患者,電休克治療是控制病情的手法。嚴重的抑郁癥也可以進行電休克治療。針對對抗抑郁藥有抗體和電休克效果比較差的患者,可采用睡眠剝奪療法。抑郁癥心理治療方法是指運用心理學引導患者進行認知的改變與心靈的重建。
注意事項
在一些跟蹤調查與研究中發現,經由藥物治療從而康復的患者在停止使用藥物后的1年內復發率比較高。服用鋰鹽進行預防,可有效的防止躁狂或者是抑郁的復發。心理方面的治療和社會方面的支持對預防疾病的復發也有重要的作用,應該幫助患者解除或減輕過于沉重的心理壓力,幫助患者解決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提高患者對于困難的應對能力,并且積極創造更加適應的環境。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躁狂癥服用碳酸鋰效果好嗎碳酸鋰治療躁狂癥效果顯著,碳酸鋰以鋰離子形式發揮作用,其抗躁狂發作的機制是能抑制神經末梢Ca2+依賴性的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釋放,促進神經細胞對突觸間隙中去甲腎上腺素的再攝取,增加其轉化和滅活,從而使去甲腎上腺素濃度降低,還可促進5-羥色胺合成和釋放,而有助于情緒穩定。臨床上該藥主要治療躁狂癥,對躁狂和抑郁交替發作的雙相情感性精神障礙有很好的治療和預防復發作用,對反復發作的抑郁癥也有預防發作作用。也用于治療分裂-情感性精神病。01:22
-
耳鳴怎么消除?一旦出現了耳鳴之后,有些人的耳鳴非常短暫,過去了以后再也不會出現了,這種當然不需要治療。如果出現了持續的耳鳴,進一步的檢查發現有聽力下降,突然出現的我們一定及時的用藥物,用一些改善微循環的藥物。聽力恢復了,耳鳴大多數能夠消除。如果是經過治療,耳鳴沒有消除,或者它是慢性的耳鳴,持續時間很久了,這種耳鳴藥物大多數沒有辦法,我們會選擇物理治療。這些各種各樣的物理治療,其實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是讓耳鳴消失掉,而是我們通過一個聲音把耳鳴掩蓋掉,或者分散注意力,讓你不會去關注耳鳴,這個我們叫統稱物理治療。這些治療僅僅是解決你的生活,因為耳鳴導致的生活障礙,而不是真正意義上讓耳鳴完全消失。01:17
-
輕度躁狂癥輕度躁狂癥與躁狂癥的癥狀,兩極性的躁狂,輕度躁狂和抑郁都是躁狂癥的癥狀。躁狂癥患者的充滿戲劇性的情緒波動,并不是遵循同一套路模式,抑郁并不是伴隨著躁狂癥出現,有人可能會經歷幾次相同的情緒狀態,幾星期幾個月甚至有時候會幾年都一樣。在他們突然出現相反的情緒癥狀之前。躁狂癥的癥狀情緒高漲,病人處于持久而強烈的興奮狀態,經常主動與陌生人打招呼讓人莫名其妙,常常認為是自己很有本事的人整天喜氣洋洋,動作明顯增多,病人在說話時手舞足蹈,做任何事都很積極,對人一見如故,親熱異常,終日忙忙碌碌效率卻不高,一是無成。他的病狀是聯想迅速,病人感覺心里的話太多,因而口若懸河。語音時長 1:34”
-
躁狂癥怎么治療躁狂癥在臨床當中主要采用的是藥物治療的方案。藥物治療往往采用心境穩定劑,或者是聯合應用抗精神病藥物進行治療,心境穩定劑在臨床當中首選碳酸鋰,碳酸鋰對于躁狂癥的治療療效非常的好,有效率達到60%到80%。在應用碳酸鋰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碳酸鋰治療窗和中毒時間窗非常接近,要注意定期監測血鋰濃度,避免發生中毒,其他的心境穩定劑像丙戊酸鹽、卡馬西平、拉莫三嗪等藥物,像聯合抗精神病藥物往往選擇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例如奧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齊拉西酮等藥物。在應用的時候,要注意藥物聯合時產生的不良反應,及早的進行調整,必要的時候,等躁狂癥癥狀穩定,可以適當的給予心理治療,進行康復。語音時長 1:49”
-
躁狂癥怎么預防躁狂癥患者復發率很高,病情穩定后的患者一般要長期服藥鞏固治療,定期復查,不能自己隨便停藥,平時多注意情緒變化,如果感覺睡眠不好或者情緒有波動要及時就診,不要過度緊張勞累,不要熬夜,周圍的家人朋友平時不要刺激患者,多溝通交流,多關心患者。
-
怎樣解決躁狂癥病情分析:躁狂癥是一種神經癥。其可出現煩躁不安,內心躁動、行動迅速、很容易發怒,甚至引起睡眠障礙等癥狀,還可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意見建議:治療以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為主。一般盡可能的和患者進行心靈溝通,達到心理平衡,緩解狂躁不安的情緒癥狀。必要時藥物治療可以選擇碳酸鋰等。
-
躁狂癥和躁狂的區別躁狂癥是一種精神疾病,而躁狂是躁狂癥的一種表現形式。有躁狂行為的人是有可能患上躁狂癥的,但是也可能是其他疾病,需要進一步進行判斷。而躁狂癥患者一般是有躁狂狀態的,比如:言語和行為變多,自我感覺良好,容易被激怒,幾乎不可控制的興奮,有時候還可能會出現非常離譜的妄想以及產生有人跟自己說話的錯覺等。
-
什么是躁狂癥躁狂癥是精神科常見的一種情感障礙疾病,多見于15-30歲之間人群。引起的原因大多是由于遺傳因素、個人體質因素、腦神經興奮性增強、服用激素類藥物、精神壓力或學習壓力過大、機體受到某些刺激、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情感受挫、個人性格十分內向等因素而誘發導致發生。躁狂癥常見的癥狀主要表現為情緒高漲、焦慮、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