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后免疫是指免疫功能正常的人體,經過顯性或隱性感染某種病原體后,都能產生針對該病原體,以及其產物的特異性免疫。通過血清中特異性抗體的檢測,可得知其是否具有免疫力,感染后獲得的免疫力和疫苗接種一樣都屬于主動免疫,通過注射和從母體,獲得的抗體的免疫力都屬于被動免疫。
感染后免疫力的持續時間在不同傳染病中有很大的差異,有些傳染病,例如麻疹,脊髓灰質炎和乙型腦炎等感染后免疫力持續時間較長,甚至保持終生。但有些傳染病則感染后免疫力持續時間較短,例如流型性感冒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病等。
在臨床上,感染后免疫如果持續時間較短,可能出現下列現象,第一就是再感染,是指同一傳染病在痊愈后經過長短不等的間隙再度感染,例如感冒,細菌性痢疾。第二就是重復感染,是指疾病尚在進行過程中同一種病原體再度侵襲而又發生感染,比如蠕蟲病,血吸蟲病,肺吸蟲病,絲蟲病較為常見,是發展的重癥的主要原因,因其感染后通常不產生保護性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