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心臟病、感染性心內膜炎、心肌梗死等疾病都會引起心臟瓣膜損傷,心臟瓣膜損傷后患者可以根據病因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
1、風濕性心臟病:
風濕炎癥容易導致心臟瓣膜損害,鏈球菌感染是導致風濕熱最基本的病因,風濕性心臟病是風濕熱重度發作或者反復發作后的并發癥,主要表現為心臟瓣膜病變,風濕性心臟病患者通常表現為心慌、氣短、乏力、咳嗽、呼吸困難等,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人工瓣膜置換術治療。
2、感染性心內膜炎:
感染性心內膜炎是由病原微生物通過血液循環,從其他感染部位遷移至心臟引起感染所導致,患者通常存在心臟的器質性疾病,并且會引起患者出現心臟瓣膜損傷,患病后患者會出現發熱、貧血、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差等癥狀,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主動脈瓣置換術治療。
3、心肌梗死: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引起心肌梗死的常見病因,同時患者患有糖尿病、血脂異常等也會引起心肌梗死的發生。心肌梗死的患者容易使心臟功能受損,引起心臟瓣膜出現損傷,患者會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咳嗽、心衰等癥狀,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阿司匹林腸溶膠囊、硫酸氫氯吡格雷片等藥物治療。
患者在治療期間要適當的休息,并且定期去醫院做復查,對促進病情恢復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