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一種由梅毒螺旋體感染所引起的慢性傳染性疾病,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傳染性,一經發現要做好隔離工作并積極治療。
梅毒是由一種叫做梅毒螺旋體的微生物感染所引發的慢性系統性傳播疾病,主要傳播途徑為性接觸傳播,同時也可進行母嬰傳播以及血液傳播,其危害性極大,病變可累及人體多處組織器官,一些未經過治療的病人,在感染后的1~2年以內具有非常強烈的傳染性,所以當發現感染梅毒后,要積極做好隔離措施,以免會將此病傳染給其他人,并且要積極進行有效治療,以免會造成一些嚴重并發癥。
一般梅毒可根據其病程分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以及三期梅毒,其分期不同癥狀表現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一期梅毒一般在感染后的2~3周左右開始發病,通常無全身癥狀,部分可表現為硬下疳及淋巴結腫大,硬下疳通常會生長在生殖器部位,表現為一些小紅斑,后期會伴有腹股溝及附近淋巴結腫大。如果在一期梅毒時期未得到及時治療,病情可進一步發展到二期梅毒,此時期一般皮損會波及全身皮膚及粘膜,還可伴有發熱,喉嚨疼痛等癥狀,三期梅毒可導致近關節結節,梅毒性腦膜炎,主動脈瓣閉鎖不全等。
一般早期梅毒如及時發現,經過徹底治療大多可臨床痊愈,并且消除其傳染性,如果延誤治療發展到晚期,通過治療也可消除組織內的炎癥,但已遭到破壞的組織通常難以修復,可通過靜脈滴注青霉素鈉注射液、注射用普魯卡因青霉素等藥物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