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是一類RNA病毒,埃博拉是一種能引起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產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的病毒,有很高的致死率,在50%至90%之間,致死原因一般主要為中風、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發性器官衰竭。
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過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徑傳播。實驗室檢查常見淋巴細胞減少、血小板嚴重減少和轉氨酶升高,有時血淀粉酶也增高。診斷可用ELISA檢測特異性IgG抗體(出現IgM抗體提示感染);用ELISA檢測血液、血清或組織勻漿中的抗原;用IFA通過單克隆抗體檢測肝細胞中的病毒抗原;或者通過細胞培養或豚鼠接種分離病毒。用電子顯微鏡有時可在肝切片中觀察到病毒。用IFA檢測抗體常導致誤判,特別是在進行既往感染的血清學調查時。實驗室研究有很大的危險性,應該只在有防護措施防止工作人員和社區感染的地方開展(4級生物安全實驗室)。
感染潛伏期為2-21天。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現高燒、頭痛、咽喉疼、虛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嘔吐、腹痛、腹瀉。發病后的兩星期內,病毒外溢,導致人體內外出血、血液凝固、壞死的血液很快傳及全身的各個器官,中風、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發性器官衰竭。病人最終出現口腔、鼻腔和肛門出血等癥狀,一般患者可在24小時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