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寒濕痹的癥狀常見于腕、肘、肩、踝、膝、髖等大關節與肌肉的游走竄痛或腫痛,伴有重著、酸楚、麻木等感受,受累關節常常有觸痛、腫脹、屈伸不利等癥狀,還可有結節性紅斑或環行紅斑,并常于天氣變化時病情加重或明顯。
臨床中根據風寒濕痹的癥狀可以分為行痹、痛痹、著痹。不同類型的風寒濕痹,疼痛表現特點有所區分:行痹的疼痛以游走不定為特點;痛痹的疼痛以冷痛固定為特點;著痹的疼痛以酸痛重著為特點。風寒濕痹患者可能還會存在低熱、心慌、氣短等伴發癥狀,如果病程日久不愈,病邪由經絡而累及臟腑,若肺臟虛損,可表現為咳嗽氣急、胸背疼痛、心胸煩悶、平臥則喘息氣促;若心脈損傷,可表現為心煩、驚悸、動則喘促,甚至下肢水腫、不能平臥等癥狀。
中醫治病講究辨證論治,若辨證為風寒濕痹者,治療以祛風散寒,舒筋通絡為主,可以選擇中藥藥酒治療,比如常用的壯骨藥酒,可改善患者關節功能,減輕關節疼痛程度,內服外用都可以。還可配合針灸、火罐、推拿、中藥熏洗等多種理療方式,及食療、太極、八段錦等各種養生方法進行調理改善。
如需用藥,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的專業用藥知識,可以咨詢專業的醫生或者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