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積液穿刺術后一般會有出血和疼痛等不良反應,可能因麻醉或胸膜刺激而出現胸膜反應,可以遵醫囑使用藥物治療。
心包積液穿刺術是一種介入性穿刺針直接穿透心包腔的治療技術,心包穿刺必須在無菌技術下進行,局部應用普魯卡因麻醉,不應太深,以免刺穿心房、心室或冠狀動脈,導致心包腔大量血液積聚。
在心包積液穿刺手術治療過程中,患者出現胸膜反應的不良反應,表現為咳嗽、心慌、出汗、頭暈、面色蒼白、血壓下降、四肢發冷、暈厥等。需要停止穿刺,患者平臥位、吸氧,監測脈搏、心率、血壓等變化情況,靜脈注射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等。
心包穿刺的主要目的是引流心包腔積液,降低心包內壓力。這是急性心包阻塞的急救措施。鑒別各種類型的心包積液,進行生化檢測、涂片或發現細菌和病理細胞,培養結核分枝桿菌或其他細菌,通過心包穿刺注射抗菌藥物或其他方法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