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口水,醫學上稱為流涎,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具體如下:
首先,不良姿勢可能壓迫腮腺部位,導致唾液分泌增多。調整睡姿或坐姿,避免長時間壓迫腮腺,可以有效減少流口水的情況。
其次,口腔潰瘍、牙周炎等口腔疾病也會刺激唾液腺分泌。對于這類情況,除了保持口腔衛生外,還需及時就醫,按醫生建議外用藥物治療口腔潰瘍或使用抗生素控制牙周炎癥。
再者,如果是由于腮腺炎等病毒感染引起的流口水,可以遵醫囑使用利巴韋林片、阿昔洛韋片等抗病毒藥物。
除了上述解決方法,患者在治療期間還應注重口腔的清潔工作,堅持早晚刷牙,并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需要注意的是,流口水也可能是其他嚴重疾病的征兆,如面神經炎或中風的先兆。因此,如果流口水癥狀持續不減或者伴有其他癥狀,應立即就醫,以便由專業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任何藥物的使用都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自我診斷導致誤診或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