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陽性身體有可能有癥狀,也有可能沒有癥狀,需要根據具體病情決定,臨床上常見的導致核酸陽性的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艾滋病等。
1、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新型冠狀病毒具有傳染性,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人群普遍易感,無癥狀感染者是指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呈陽性但無發熱、咳嗽、疲勞、厭食、氣短、肌痛等癥狀者。輕癥患者可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嗅覺及味覺障礙等,無肺炎表現。重癥患者多在發病一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嚴重者可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2、艾滋病:
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通過性接觸傳播、血液及血制品、母嬰傳播,早期大多數患者臨床癥狀輕微,持續1~3周后緩解,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頭痛、盜汗、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檢查核酸也會呈陽性,就需要及早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