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消炎藥有金銀花、魚腥草、板藍根、大青葉、馬齒莧等。
1、金銀花:
為忍冬科忍冬屬植物,其中含有揮發油、黃酮類、肌醇、皂苷、鞣質等成分,分離出的綠原酸和異綠原酸是本品抗菌消炎的主要成分,對于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等致病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2、魚腥草:
為三白草科蕺菜屬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其中含有魚腥草素、揮發油、蕺來堿、槲皮苷、氯化鉀等化學成分,能夠增強白細胞吞噬能力,提高機體免疫力,并有抗炎的作用。
3、板藍根:
為十字花科菘藍屬植物菘藍的干燥根,含有菘藍根含靛藍、β-谷甾醇、尿嘧啶等化學成分,對于多種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以及流感病毒、蟲媒病毒等引起的炎癥具有抗炎作用。
4、大青葉:
為十字花科菘藍屬植物菘藍的干燥葉片,其中含有菘藍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5、馬齒莧:
為馬齒莧科馬齒莧屬植物馬齒莧的干燥地上部分,本品中乙醇提取物以及水煎液,對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也屬于具有消炎作用的中藥。
在使用以上中藥時都需要經醫生辨證后規范使用,不可以私自盲目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