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質1+是進行尿常規檢查發現尿蛋白1+,表示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這可能是由生理性蛋白尿、腎小球腎炎、腎小管損傷、尿路感染、糖尿病腎病等原因導致的。如果癥狀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就醫,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1、生理性蛋白尿:
由于生理性原因引起的蛋白尿,如劇烈運動、發熱、緊張等,通常為一過性,無需特殊處理。
2、腎小球腎炎:
由于腎小球腎炎導致腎臟濾過膜損傷,使蛋白質漏出,常見于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等疾病。可在醫生建議下使用環磷酰胺片、環孢素軟膠囊、硫唑嘌呤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3、腎小管損傷:
腎小管損傷導致腎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礙,也會出現尿蛋白陽性。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甲潑尼龍片、醋酸地塞米松片、雷公藤多苷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4、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時炎癥刺激會導致尿道黏膜分泌黏液增多,其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導致尿蛋白陽性。可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頭孢呋辛酯片等藥物。
5、糖尿病腎病:
是由于長時間患糖尿病而導致的蛋白尿以及腎小球濾過率降低,一般會出現蛋白尿、排尿次數增加、下肢水腫等癥狀。可以按照醫囑使用格列本脲片、格列齊特片、普伐他汀鈉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日常需要特別注意飲食,需要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選用優質蛋白,需要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以降低尿液中的蛋白質濃度,減少蛋白質在腎臟中的沉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