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接診了一位中年男性患者,他因為近期頻繁出現活動后氣促、乏力等癥狀而來就診。經過詳細的詢問和體格檢查,我發現患者的心臟聽診存在異常,于是安排他進行了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顯示,患者的心臟舒張功能確實有所減低,心室在舒張期無法充分充盈,導致了心輸出量的減少。
結合患者的癥狀和檢查結果,我為他制定了個性化的治療方案,生活方式調整以及定期的隨訪觀察。我向他解釋了心臟舒張功能減低的原因和可能的影響,并強調了遵醫囑治療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心臟舒張功能減低是什么意思:
心臟舒張功能減低是指心臟在舒張期,即心肌由緊張狀態變為松弛狀態,使心室血液充盈的階段,其效能有所降低。具體來說,這意味著心肌在舒張、擴張時吸取血液回流的能力變低,即舒張功能出現障礙。這可能導致心室無法完全充盈,進而減少每次心跳時的血液輸出量,影響全身血液供應。
此外,我還向患者提出心臟舒張功能減低在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
1、規律運動: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騎自行車或游泳。運動可以增強心臟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舒張功能。但需注意,運動時應避免過度勞累,以免加重心臟負擔。
2、限制脂肪攝入:每日脂肪攝入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30%,并優先選擇不飽和脂肪酸,如橄欖油、魚類等。過多脂肪攝入會增加血脂水平,影響心臟健康。
通過這個案例,我想強調的是,心臟舒張功能減低雖然是一個相對專業的醫學術語,但它卻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
對于患者來說,及早就醫、遵醫囑治療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都是改善心臟功能、提高生活質量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