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即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在緊急電復律前,必須采取一系列關鍵處理措施,以確保患者安全及提高復律成功率。這些措施包括快速評估、藥物準備、抗凝治療、鎮靜或麻醉,以及設備和人員的準備。
需迅速評估患者的生命體征和房顫持續時間,判斷是否存在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心絞痛、心力衰竭等緊急情況,以決定是否立即進行電復律。
在電復律前,常給予抗心律失常藥物,如胺碘酮、普羅帕酮等,以嘗試藥物復律或為提高電復律成功率做準備。同時,準備鎮靜藥物如咪達唑侖、丙泊酚,以及麻醉藥物如依托咪酯,確保患者在復律過程中保持平靜或減少痛苦。
對于房顫持續時間超過48小時的患者,應在復律前進行至少3周的抗凝治療,或行食管超聲檢查排除左心房血栓后,給予靜脈肝素抗凝。這可以有效預防復律后可能出現的血栓栓塞事件。
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鎮靜或麻醉藥物,以確保復律過程中患者的配合度和安全性。
確保除顫器、心電圖機、搶救藥品等設備處于良好備用狀態,同時醫護人員需熟練掌握電復律操作流程及急救措施,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
總之,在緊急電復律前,必須采取一系列關鍵處理措施,以確保患者安全及提高復律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