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形似蠶豆,紅褐色,位于腹膜后脊柱兩旁淺窩中,左右各一。它們不僅是機體的重要排泄器官,還是內分泌器官,對維持人體內環境穩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腎臟通常呈扁豆狀,長約10-12cm、寬5-6cm、厚3-4cm,重量約為120-150g。其表面光滑,外緣隆起,內緣中間凹陷,凹陷處即為腎門,是腎血管、輸尿管、神經和淋巴管出入的地方。腎臟實質分為皮質和髓質兩部分,皮質位于淺層,主要由腎小體和腎小管組成;髓質則位于深層,由多個圓錐形腎錐體構成。
腎臟位于腰部脊柱兩側,左腎上極平第11胸椎,下端與第2腰椎齊平,右腎比左腎略低,上極平第12胸椎,下極則平第3腰椎。由于肝臟的影響,右腎通常比左腎低1-2cm。兩腎上極相距較近,下極較遠,其縱軸與脊柱約成30°角。
腎臟通過生成和排出尿液,能夠排出機體代謝終產物、調節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同時還能調節動脈血壓,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態。此外,腎臟還能合成和釋放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腎素、促紅細胞生成素、1,25-二羥維生素D3等,參與機體多種生理功能的調節。
綜上所述,腎臟的解剖形態與位置特殊,功能復雜且重要,是維持人體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