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患者驗血時,應重點關注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計數、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紅細胞壓積及平均紅細胞體積等數值。這些指標能準確反映貧血狀況及其類型。
1、血紅蛋白濃度是判斷貧血的主要標準,它負責攜帶氧氣至身體各部位。成年男性正常值為120-160g/L,女性為110-150g/L,低于此范圍可能表明貧血。
2、紅細胞計數反映了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正常值為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紅細胞減少也是貧血的重要指征。
3、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描述了紅細胞大小的變異程度,數值增高可能意味著紅細胞大小差異增大,與某些貧血類型相關。
4、紅細胞壓積代表紅細胞在血液中所占的百分比,與血紅蛋白濃度密切相關,可用于評估貧血程度。
5、平均紅細胞體積可測量紅細胞的平均大小,幫助確定貧血類型,如缺鐵性貧血的紅細胞體積通常偏小。
在藥物治療方面,針對不同類型的貧血,醫生可能會開具鐵劑如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等,用于補充缺鐵性貧血患者的鐵儲備;葉酸和維生素B12則常用于治療巨幼細胞性貧血,以促進紅細胞正常發育;而對于再生障礙性貧血,可能會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等,以調節免疫系統,促進造血功能恢復。患者在用藥過程中應遵醫囑,定期監測血液指標,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