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泌尿系感染是兒童常見的疾病之一,其最常見的致病菌主要包括大腸桿菌、腸球菌、葡萄球菌等。這些病原菌通常通過上行感染途徑侵入泌尿系統,引發炎癥反應。
1、大腸桿菌:大腸桿菌是小兒泌尿系感染中最常見的致病菌,占總數的60%-80%。它主要通過糞便污染尿道口,進而上行感染膀胱和腎臟。預防大腸桿菌感染的關鍵在于保持個人衛生,及時治療便秘等腸道問題。
2、腸球菌:腸球菌是另一種常見的泌尿系感染致病菌,占比約為10%-15%。腸球菌對多種抗生素具有耐藥性,因此治療時需根據藥敏試驗選擇合適的藥物,如萬古霉素、利奈唑胺等。
3、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相對較少,但不容忽視。這類感染多與醫療器械使用、皮膚破損等因素有關。治療葡萄球菌感染可選用苯唑西林、頭孢唑林等抗生素。
除了上述三種主要致病菌外,還有克雷伯菌、變形桿菌等也可能導致小兒泌尿系感染。防治策略上,應注重保持兒童會陰部清潔干燥,教育兒童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避免不必要的導尿和尿路器械檢查,減少感染機會。及時發現和治療先天性尿路畸形等易感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據臨床情況和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敏感藥物。對于復發性感染,應積極尋找并去除誘因,如尿路結石、膀胱輸尿管反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