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一般都是先長上半身,上半身首先發育,然后再下半身發育。
這是因為嬰兒在媽媽子宮里發育時,頭部發育速度最快,軀干部次之,四肢發育最慢,所以當嬰兒剛出生時,頭部長度幾乎占身長的1/2,軀干部相對短,四肢長度更短。隨著年齡增加,嬰兒頭部發育速度增快,最先達到成熟狀態,之后身長、體重逐漸開始增加。在12歲左右,身材才能夠達到接近于成人的水平,才能夠感覺到其身材比例比較勻稱,才能夠逐漸像成人一樣,表現出腿部比較長,上肢相對比較短。所以在嬰兒時期,上半身首先發育,然后再下半身發育,家長發現嬰兒上肢比較長、下肢比較短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家長不要過分擔心。
另外,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合理營養,及時添加輔食,并經常帶嬰兒到外面曬太陽,促進嬰兒的正常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