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身體稍有不適,尤其是體溫出現微妙變化時,不少人都會緊張地拿起體溫計,生怕自己與“發燒”二字沾上邊。那么,當體溫顯示為37.2℃時,是否算發燒(即發熱)呢?
是否算發熱?
一般來說,37.2℃是否算發熱需要根據測量的部位來判斷。如果是測量的腋下體溫,由于腋下體溫的正常溫度為36~37℃,而37.2℃剛過臨界點,若此時同時伴有頭痛、乏力、肌肉酸痛、畏寒等不適癥狀,或者體溫也在持續上升,則算發熱。如果同時沒有伴隨上述癥狀,且體溫也沒有持續上升,則一般不算發熱。這種情況可能是由于運動、進食、情緒緊張等因素引起的。
如果測量的是口腔溫度或者直腸溫度,由于口腔溫度的正常值為36.3~37.2℃、直腸溫度的正常值為36.5~37.7℃,而37.2℃處于正常范圍之內,此時如果沒有其他的不適癥狀,通常不算發熱。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哪些事項來維護體溫穩定,預防發燒呢?
1、避免身體受到冷熱刺激:避免長時間處于過高或過低的溫度環境中,以免身體受到刺激,影響體溫調節。
2、及時補水:保持體內水分充足,有助于調節體溫,預防脫水。
3、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避免接觸傳染源,減少疾病傳播的風險。
記住,健康不是一切,但沒有健康就沒有一切。讓我們從今天開始,更加珍惜并呵護好自己的身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