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穴位包括天突、天樞、子宮、定喘、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陰交等。艾灸的時候常常三五個穴位配合使用以增加療效。
艾灸簡稱灸療或灸法,是用艾葉制成的艾條、艾柱所產生的艾熱,刺激人體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一種治療方法。艾灸的溫熱刺激可以使局部的皮膚充血、毛細血管擴張,從而增強人體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艾灸的熱力透過肌層,再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艾灸還有補助陽氣的作用,對四肢不溫,形寒肢冷的患者有一定的好處。做艾灸后要注意保暖,避免風險入侵,不要馬上吹空調、洗澡、吃冷飲等,以防感冒,如果不小心感冒后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荊防顆粒、玉屏風顆粒等藥物治療。
艾灸后要注意多喝水,同時還要保持心情穩定、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