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手術年齡,一般來講,從患兒適應手術能力,配合手術后治療以及不影響學習等多方面來考慮,以三至六歲為最佳,但是一定要結合具體疾病,病人具體的情況決定,有些先天性心臟病,必須要早期手術,比如大的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由于大量左向右分流,嬰兒期反復肺部感染伴心力衰竭,單純藥物治療難以控制,往往會伴重度肺動脈高壓,因此對于這種情況,應及早完成手術,一般一歲以內,甚至小于半歲。
但是二歲以內的中小室間隔缺損,如果臨床無癥狀,心電圖影響不大,生長發育正常,可等到兩歲復查以后,再決定手術,因為大約30%到40%膜部肌部的室間隔缺損,都可以隨年齡增長自然閉合,對身體生長發育及心臟影響較小的先先性心臟病,比如房間隔缺損,小的室間隔缺損及動脈導管未閉,最好等到年齡較大手術為宜,而像法洛氏四聯征,手術最佳年齡為三至六歲,但如有缺氧發作發生,則沒有年齡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