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治療和抗血小板治療不是一回事,但最終目的都是防止血栓的形成。
首先,血小板在凝血過程的啟動和血凝塊發展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抗血小板藥主要是通過各種途徑達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目的。
譬如:阿司匹林主要通過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謝途徑,氯吡格雷通過ATP途徑,最終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和分泌功能,從而抑制血栓的發生和發展,主要用于非心源性腦梗死的預防和治療。
抗凝治療是針對血液凝固過程進行的治療,正常人的血液中具有使血液凝固的功能,血液凝固過程是一個復雜的蛋白質水解,活化連鎖反應包括羅馬數字編號的十二個凝血因子按一定順序激活以及多種酶的參與,最終使血液變成了血凝塊。
抗凝治療通過影響凝血過程中某些凝血因子的藥物,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血液凝固,而達到防治血栓性疾病的目的。
臨床上主要用于心臟直視手術,動脈修補,血管吻合,搭橋術等心血管手術,斷指再植等顯微外科手術。心導管,心臟導管檢查,腦血管導管造影檢查,血液透析,心肌梗塞,心源性栓塞等重要器官形成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