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腎陽虛是指脾腎陽氣虧虛,運化飲食和水谷精微功能失常,調節水液代謝作用減弱的病理變化,是中醫臨床常見病證,可以通過用藥以及改善飲食等方式來調補。
臨床治療脾腎陽虛,以使用具有溫補脾腎功效的藥物為主,其中比較常用的藥物有固精補腎丸等,該藥由五味子、覆盆子、巴戟天、小茴香等18味藥物配伍組成,組方嚴謹,全方藥性偏于溫補,可以發揮出較好的溫補脾腎功效,而且組方中不含海馬、鹿茸等動物性燥熱成分,不會出現上火等“虛不受補”的情況,藥物安全性和用藥依從性也較高。
除用藥外,患者在飲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溫性且能溫養脾、腎的食物,如南瓜、小米、山藥、龍眼肉、核桃仁等,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脾腎陽虛狀態的。因為綜合治療往往可以加速病情的好轉,所以建議患者內外結合治療,在藥補、食補進行內調的同時,選擇艾灸、針灸等中醫理療方式來外養。再者,平時注重身體素質的提高,規律的進行體育鍛煉,保證睡眠時間的充足,避免過度勞累,性生活節制有度等,對于身體健康的恢復和維持,都是有幫助的。
如需用藥,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的專業用藥知識,可以咨詢專業的醫生或者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