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輕微的心悸、胸悶,到嚴重的心絞痛、心肌梗死,這些疾病不僅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質量,更時刻威脅著我們的生命安全。為了準確診斷并有效治療這些疾病,心血管造影術便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檢查手段。那么,面對心血管疾病,心血管造影術真的有必要做嗎?讓我們聽聽醫生怎么說。
有必要做心血管造影術的情況
1、疑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盒慕g痛、胸悶等癥狀頻繁出現,特別是在體力活動或情緒緊張時加重。心血管造影能夠直接觀察冠狀動脈的狹窄或堵塞情況,為醫生提供準確的診斷依據。
2、急性心肌梗死:出現了突發胸痛、呼吸困難、出汗等癥狀,進行心血管造影,能夠迅速判斷是哪條冠狀動脈發生了急性阻塞,為緊急介入治療提供依據。
沒有必要做心血管造影術的情況
1、輕微癥狀或無癥狀:常規體檢中發現膽固醇偏高,但無明顯心臟癥狀,對于這類患者,如果非侵入性檢查顯示結果良好,通常不建議立即進行侵入性的造影檢查。
2、存在禁忌癥:患者存在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肝腎功能不全等禁忌癥,這些禁忌癥可能增加造影檢查的風險,甚至導致嚴重的并發癥。
心血管造影術:揭秘其精準操作步驟
1、術前準備與消毒:患者需平臥于造影床上,充分暴露穿刺部位,醫生會仔細對患者的皮膚進行清潔和消毒,以減少感染的風險。
2、麻醉與置管:消毒完成后,醫生會對穿刺點進行局部麻醉,以減輕患者的疼痛和不適感。麻醉生效后,醫生會使用穿刺針進行動脈穿刺,并置入鞘管。
3、注射造影劑與拍片:造影導管到位后,醫生會迅速通過導管向冠狀動脈內注射造影劑,在注射造影劑的同時,醫生會使用X線機或CT機進行快速攝片,捕捉冠狀動脈的顯影過程。
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心血管造影術,并在需要時做出明智的選擇。心血管造影術后該注意哪些呢?通過圖片來了解以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