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作為一種常見的膽囊疾病,其是否需要手術主要取決于息肉的大小以及伴隨的癥狀。對于1.2×0.7cm大小的膽囊息肉,通常建議進行手術治療。
從息肉大小的角度來看,一般認為直徑超過1cm的膽囊息肉具有較高的癌變風險。雖然1.2×0.7cm的息肉并非絕對會癌變,但其癌變幾率相較于小于1cm的息肉明顯增加。因此,手術摘除膽囊進行病理學檢查,有助于明確息肉的良惡性,從而指導后續(xù)治療。
膽囊息肉可能引發(fā)一系列癥狀,如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等,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通過手術治療,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目前針對膽囊息肉的藥物治療效果有限,無法確保息肉的縮小或消失。因此,對于較大或有癥狀的膽囊息肉,手術治療通常是更為直接和有效的選擇。
在手術治療方面,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目前常用的手術方式,該手術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能夠有效治療膽囊息肉并預防其潛在風險。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決定是否進行手術時,患者應充分咨詢醫(yī)生意見,根據(jù)自身情況做出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