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癥狀性心肌缺血屬于冠心病的一種,是指病人沒有任何心肌缺血相關表現,如胸痛、胸悶、呼吸困難、出汗等,但相關的輔助檢查發現了心肌缺血的存在,如心電活動、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肌代謝等異常。
無癥狀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一種類型,不容易被發現,因此臨床危害也就更加明顯。無癥狀心肌缺血的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但當合并有心絞痛時可出現胸部疼痛或壓榨感、胸悶或胸部不適、呼吸困難、出汗等癥狀。通過心電圖檢查、動態心電圖檢查或者是冠狀動脈的血管造影檢查發現了心肌缺血的存在,而診斷無癥狀心肌缺血。
無癥狀心肌缺血通常有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式,藥物治療如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酯等,可擴張冠狀動脈,降低心臟負荷;也可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等來阻滯血小板聚集引起的血栓或栓塞。手術治療用于嚴重患者,如冠脈支架置入術或血管成形術,注意一定要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