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肝炎有惡心等消化道癥狀,皮膚鞏膜黃染等皮膚癥狀,乏力、倦怠等神經系統癥狀。
肝炎即指由微生物感染、免疫反應、藥物作用等多種因素引起的肝臟炎癥性疾病。患者患病后可表現為腹痛、惡心、厭食、嘔吐等消化道癥狀,皮膚鞏膜黃染、肝掌、蜘蛛痣、面色灰暗無光澤、皮膚干燥無彈性等皮膚癥狀,乏力、倦怠、精神萎靡、嗜睡、昏迷等神經系統癥狀。部分患者在急性發作時還可伴有發熱、畏寒、關節疼痛等癥狀。
建議得了肝炎的患者積極就診治療,切勿拖延時間,以免導致病情加重,危害生命。針對于肝炎的治療,可采取對因治療的原則,如果是藥物導致的,可應用乙酰半胱氨酸、多烯磷脂酰膽堿等藥物進行治療;如果是感染病毒導致的,可應用替諾福韋、替比夫定、拉米夫定等藥物進行治療。對嚴重肝炎病人,可以運用人工肝或者肝移植進行治療。日常中家屬應多照顧患者的情緒,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在用藥中應嚴格遵守醫囑,避免濫用及自行用藥;同時,生活中要多休息,注意個人衛生;恢復一段時間后,遵醫囑進行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