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癬的類型一般有水皰型、鱗屑角化型、浸漬糜爛型等三種。若足癬癥狀嚴重或持續不愈,應及時就醫。
1、水皰型:
主要由紅色毛癬菌感染引起。真菌在皮膚表層繁殖,刺激皮膚產生炎癥反應,導致局部出現成群或散在分布的小水皰,皰壁厚且不易破,伴有瘙癢。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鹽酸特比萘芬乳膏、聯苯芐唑乳膏等藥物治療。
2、鱗屑角化型:
多因須癬毛癬菌長期作用。此菌使皮膚角質層增生、粗糙、脫屑,皮膚紋理加深,冬季易發生皸裂、疼痛,因為真菌破壞了皮膚正常的角質代謝。可遵醫囑使用水楊酸軟膏、尿素軟膏、維A酸乳膏等藥物治療。
3、浸漬糜爛型:
常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誘發。真菌在皮膚多汗、潮濕環境下大量滋生,導致皮膚浸漬發白、松軟易剝脫,露出潮紅糜爛面,伴臭味及劇烈瘙癢。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復方酮康唑軟膏、克霉唑乳膏、硝酸益康唑乳膏等藥物治療。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足部的清潔與干燥,勤換棉質、透氣的鞋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