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剝胎盤,醫學上稱為人工胎盤剝離術,是指在分娩過程中,當胎盤未能自然娩出時,醫生需手動輔助其剝離的操作。這一步驟通常在胎兒出生后,胎盤未能及時或完全排出時進行,是婦產科中較為常見的手術之一。
需要進行人工胎盤剝離術情況有多種,首先是胎盤黏連,這種情況在初次生產的女性中較為常見,可能與個人體質有關。其次,如果生產過程中出血過多且未得到及時控制,可能會導致宮腔感染,進而影響胎盤的正常排出。此外,刮宮后遺癥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特別是對于那些有多次人工流產歷史的女性,由于子宮內膜可能受損,胎盤難以自然剝離。
在進行人工胎盤剝離術時,醫生需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并在胎盤與子宮壁之間找到明確的界限,利用手掌的尺側進行緩慢的剝離,以確保胎盤能夠完整取出,避免殘留。術后,通常會給予按摩子宮以及藥物來促進子宮收縮,同時使用抗生素以預防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人工胎盤剝離術是一項相對安全的手術,但仍需在有經驗的醫生操作下進行,并確保在具備搶救條件的醫療機構中進行。此外,對于產婦而言,術后應密切關注任何異常情況,并及時就醫。
總之,人工胎盤剝離術是處理胎盤滯留的有效方法,但也需嚴格掌握其適應癥和操作規范。對于產婦而言,了解和信任醫療團隊的專業性,以及積極配合治療,是確保母嬰安全的關鍵。如有任何疑慮或不適,應立即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