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雙向情感障礙的原因主要包括遺傳因素、生物學因素和心理社會因素等,彼此之間相互作用,導致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遺傳因素:是患者最為主要的危險因素,且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雙相情感障礙屬于多因素遺傳病。
生物因素:雙相情感障礙與多種生物學改變有關。雙向情感障礙可能與中樞神經遞質功能異常有關,中樞神經系統和神經各遞質之間的相互作用也同樣復雜,雙相情感障礙相關的神經遞質,包括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乙酰膽堿、谷氨酸、γ-氨基丁酸、神經肽。內分泌系統改變與雙相情感障礙發病有關,這種改變主要涉及三條內分泌軸,包括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及下丘腦-垂體-生長素軸的改變。生物節律紊亂也是雙相情感障礙的病因機制之一,雙相情感障礙共病率高,患者共病代謝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多數患者至少共病一種疾病,疾病多為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胰島素抵抗等與免疫功能紊亂有關的疾病。大腦結構異常,主要涉及位于額葉、基底節、扣帶回、海馬、杏仁核等區域,包括與認知和情感調節關系密切的神經環路。
心理社會因素:負性生活事件會增加雙相抑郁發作,某些類型的負性及正性生活事件會增加雙相躁狂發作,應激事件、睡眠少、經濟情況變化、與親人吵架、季節變化等可能會誘發雙相情感障礙的發作。另外季節性變化可導致部分雙相情感障礙發作,女性較男性幾率大。在婚姻及家庭因素中,離婚或者獨居患者雙相情感障礙更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