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陰陽不調,主要是指腎的陰虛陽虛,陰陽兩虛,或者是腎氣虛的臨床表現癥狀。
首先腎陽虛,身體會出現畏寒、肢冷、小便清長、面色白、性欲減退,陽痿早泄等臨床表現癥狀。而腎陰虛會出現陰虛的臨床表現以外,同時還會出現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干舌燥、舌紅少苔、脈細數。而腎氣虛,出現氣短、自汗、倦怠無力、面色晃白,小便頻多,遺精早泄,脈細數表現癥狀。
另外一種類型就是腎的陰陽兩虛,同時會出現五心煩熱、盜汗自汗,四肢發涼、遺精失眠、多夢、舌紅無苔或者是淡苔白,脈沉遲的臨床表現癥狀。當身體出現陰陽不調,及時到中醫科,在醫生辨證明確后,采取中藥飲食等方法綜合調理。